成品免费网站wm.入口尿尿大全_已满18从此进入蘑菇张警官_大象2023秘密入口免费看

综合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校新闻 > 综合新闻 > 正文
大连理工大学王德伦教授做客我校举办专题讲座
来源:机械工程学院 | 发布时间:2025-03-06 14:06:24 | 点击:

3月4日,大连理工大学王德伦教授做客我校机械工程学院举办“新工科机械基础课程项目式教学研究与实践”专题讲座。机械工程学院全体教师和部分学生代表参加讲座。

讲座中,王德伦教授深入剖析了“新工科”的内涵与外延。他指出,新工科的核心在于数据融合,即数据的获取、转化与应用,这与传统工科形成了鲜明对比。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新工科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数据思维、数据视野和数据模式。王教授强调,传统工科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新工科则更强调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以适应时代对工程技术人才的新要求。

在介绍新工科机械基础课程时,王德伦教授对比了传统机械基础课程与新工科机械基础课程的差异。他提到,传统课程侧重于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等基础知识的讲授,而新工科机械基础课程则在此基础上,融入了更多与数据融合、智能设计相关的内容,形成了全新的课程体系。这种课程体系的变革,旨在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以及在数字化时代进行创新设计的能力。

讲座的重点聚焦于新工科机械基础课程的项目式教学。王德伦教授详细介绍了他在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学院自2017年起开展的项目式教学实践。他将项目式教学分为四个阶段,分别以生活和工业中的机械原理案例设计、单自由度机器设计与样机组装、多自由度机器人设计以及仿生四足机器人与人形机器人的设计与实验测试为任务,通过丰富的案例展示了项目式教学如何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在讲座的最后,王德伦教授分享了新工科机械基础课程项目式教学的研究与实践成果。他通过展示学生的作品、作业以及样机实验测试数据,直观地呈现了项目式教学的显著成效。这些成果不仅体现了学生在知识掌握和技能提升方面的进步,更彰显了新工科教学模式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的独特优势。

讲座结束后,师生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多位老师与王德伦教授就项目式教学的设计、实施过程、考核评价等方面开展了深入交流。

此次讲座的成功举办,不仅为我校机械工程学院的教师们带来了前沿的教学理念和实践经验,也为学院的教学改革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未来,我校将继续加强与国内外知名高校和专家学者的交流合作,不断提升教学质量,为培养更多优秀的工程技术人才而不懈努力。(撰稿人:商丽;通讯员:高明明;审核人:王娜)

王德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机构学与机械设计专家。教育部机械基础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机械原理组组长,全国机械原理教学研究会理事长,ASME“ Journal of Mechanisms and Robotics”前副主编;出版学术专著《机构运动微分几何学分析与综合》中文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和《KINEMATIC DIFFERENTIAL GEOMETRY AND SADDLE SYNTHESIS OF LINKAGES》英文版(Wiley Press,2015),主编教材《机械原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和《机械设计》(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在《Mechanism and Machine Theory》、《ASMEJournal of Mechanical Design》,《ASME Journal of Mechanism and Robotics》和《中国科学》、《机械工程学报》等国际和国内学术期刊上发表代表性学术论文200余篇。承担国家自然基金、国家86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和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项目20余项,长期从事机械基础课程教学与数控机床及风电装备科学研究工作。现任首批国家线下一流课程“机械设计1”负责人(2020年),教育部“机械原理课程群虚拟教研室”主任(2022年)。

宁南县| 清新县| 奉节县| 南投县| 宜宾市| 苏尼特左旗| 德保县| 且末县| 健康| 南澳县|